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皇冠有什么好玩的 > 新闻动态 > 豪掷135亿,机器人独角兽,扭转乾坤!_立讯精密_公司_苹果

豪掷135亿,机器人独角兽,扭转乾坤!_立讯精密_公司_苹果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1:19    点击次数:74
从代工到超越,就是奇迹! 5月21日,《哪吒2》再出消息,将第四次延长上映,直接横跨春节档和暑期档。 这部“破纪录”的国产电影,背后是国内138家制作团队的共同托举。从《星球大战》、《艾尔登法环》到《哪吒2》,Base FX、原力数字等企业走过了漫长的征程: 以代工起步,借国际项目打磨技术,最终反哺自身,创造出优秀的国产作品。 动画如此,科技亦然。 常被我们称作“果链一哥”的代工龙头立讯精密,似乎也正在复刻相似的路径。从消费电子代工龙头,到横跨汽车电子、通讯领域,再到机器人等高端产业,背后是科...

从代工到超越,就是奇迹!

5月21日,《哪吒2》再出消息,将第四次延长上映,直接横跨春节档和暑期档。

这部“破纪录”的国产电影,背后是国内138家制作团队的共同托举。从《星球大战》、《艾尔登法环》到《哪吒2》,Base FX、原力数字等企业走过了漫长的征程:

以代工起步,借国际项目打磨技术,最终反哺自身,创造出优秀的国产作品。

动画如此,科技亦然。

常被我们称作“果链一哥”的代工龙头立讯精密,似乎也正在复刻相似的路径。从消费电子代工龙头,到横跨汽车电子、通讯领域,再到机器人等高端产业,背后是科技制造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。

“果链”龙头 内生动力强劲

《华尔街日报》曾评价道:没有立讯精密,库克就无法生产iPhone。

一句话,便道出立讯精密地位所在。从2011年起,公司便开始了与苹果的合作,从一开始供应的连接器,到如今几乎覆盖了苹果所有产品线,立讯精密从当初的代工小厂成长为了世界级的消费电子巨头。

展开剩余87%

凭借着仅次于富士康的苹果代工份额,公司业绩一路飙升:

从2020年到2024年,公司的总营收由925亿猛增至2688亿,年复合增长率超30%;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达618亿,同比增长18%。

其净利润也同样保持了上涨态势,从2020年的72亿到2024年的134亿,年复合增长率近17%;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超30亿,同比增长23%。

如此亮眼的业绩表现,无疑说明了立讯精密具有强劲的内生动力,增长劲头十足。那么,这是否说明,公司未来也会一帆风顺呢?

这背后,其实是公司正面临“苹果依赖症”的深层挑战。

2022年以来,尽管立讯精密依然保持着营收利润双增长,但增速已明显放缓。营收增速从2021年的66%到2023年的8%,净利润增速从2020年的53%到2023年的20%,均有大幅下降。

尤其是在苹果“砍代工”之后,歌尔股份、通富微电等“果链”上的企业也都受到影响,欧菲光更是近乎腰斩。

同样出现下滑的,还有公司的利润率。

2025年第一季度,立讯精密的毛利率为11.18%、净利率为5.47%,相较于2020年的18.09%和8.1%而言,已经有明显下降。

苹果代工,说来让人又爱又恨,颇有种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”的意味。

苹果作为公司第一大客户,其贡献的营收占比长期维持在 70%以上的高位,这一比例远超歌尔股份、蓝思科技等其他“果链”企业。

如此高的单一客户依赖度,犹如一把双刃剑——既带来了稳定的订单来源,也埋下了业绩波动的隐患。降低风险,另谋出路,已经刻不容缓。

“超越”何在?外延迅速扩张

说了这么多,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一点,对于企业发展而言,不是“大客户”不好,而是“过分依赖单一大客户”会产生风险。

正如将鸡蛋全部放进一个篮子中,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?

所以,立讯精密要做的,其实并非“去苹果化”,毕竟,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,公司的业绩还需靠苹果来带动。

如此说来,立讯精密的“突破口”何在?

纵观近两年的发展,可以看到,公司做了一系列“大动作”,靠着资本运作,快速向外延伸布局,进行多元化扩张。

2024年9月,立讯精密以5.3亿欧元收购莱尼及其全资子公司,折合人民币约 41亿元。

那么,为什么要收购莱尼公司呢?

这与立讯精密的业务拓展息息相关。可以看到,2024年,公司营收构成中,除了“老本行”消费电子之外,还有汽车、通讯、电脑等相关业务,占据着近20%的比例。

收购莱尼,便是公司向着汽车电子领域进军的关键一步。

莱尼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缆、铜线、线束生产厂商之一,其产品涵盖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各种高低压线束,下游客户众多,包括奔驰、西门子等知名车企。

通过收购,立讯精密不仅能够获取莱尼集团的高端技术优势,更可整合其客户资源及产能布局,提高公司线束产品的综合竞争力,快速发展汽车业务。

2024年,公司的 汽车业务实现营收137.6亿,同比增长48.69%,便是其收购正确性的最佳证明。

除此之外,立讯精密还布局了更炙手可热的领域——机器人。

就在5月8日, 总投资50亿的立讯机器人总部基地落户江苏常熟,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将超100亿,有望给公司产品带来新的应用场景。

然而,无论是汽车、通讯,还是机器人业务,对于立讯精密而言,毕竟还是刚刚起步,目前放量不显。

所以,公司的核心依然在消费电子。并且,深厚的底蕴也赋予了公司超越“果链龙头”这一标签的底气。

2025年3月20日,立讯精密再发公告,收购闻泰科技部分子公司,交易对价近 44亿元。

这个“部分子公司”很有意思,它代表的其实是闻泰科技的ODM业务。

本身,系统集成是闻泰科技的第一大主营业务,但实际上,近两年此部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,其业绩主要靠半导体业务来“补窟窿”。

那么问题来了,立讯精密为何要费力收购这样一家经营情况并不好的公司呢?

这主要是由于,闻泰科技客户以安卓为主,而这正是立讯精密的不足之处。苹果的用户体量固然不小,但相较于安卓,不论在国内还是全球,都无法从用户规模上与之抗衡。

截至2023年6月,我国安卓和iOS两大系统活跃设备数分别为9.51亿和2.63亿,八二开的局面相当稳定。

收购闻泰科技,不仅有利于公司补足安卓生态ODM,更节省了从无到有的自主培育周期,效率大大提高。

未来,依托自身技术实力切入安卓供应链,对于立讯精密来说,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
立讯精密以真金白银践行其多元化战略——通过两次并购和机器人基地建设,公司已 累计投入135亿进行业务布局。这一系列战略举措已初见成效:

目前,公司的第一大客户营收占比已由2023年的75.24%下降至2024年的70.74%,标志着业务结构调整迈出了关键一步。

立讯精密,已经努力到“点”上了,未来如何,值得期待。

结语

宜未雨而绸缪,勿临渴而掘井。

虽说目前来看,立讯精密经营状况不错,且远远未到“砍单”的生死关头,但既然警钟已经敲响,布局“非苹果”业务,也是势在必行。

好在,立讯精密的自我超越,比想象中来得更快。

发布于:山东省

上一篇:魔兽世界QA任务全流程解析:新手必看的高效完成指南
下一篇:奥巴马和小布什罕见发声,批评特朗普政府!马斯克暗指共和党为“猪党”,称美国需要新政党
TOP